生物燃料:能源转型新引擎产业崛起正当时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生物燃料作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关键组成部分,正逐渐崭露头角。它泛指由生物质组成或萃取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能替代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为解决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生物燃料的原料——生物质,涵盖利用大气、水、土地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一切有生命且能生长的有机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这使其与石油、煤炭等传统燃料区分开来,具备可再生的特性,为能源的可持续供应提供了可能。
生物燃料种类丰富多样,包括生物气体燃料(如生物氢)、生物液体燃料(如生物柴油)、生物固体燃料(如薪柴)以及生物质发电(如沼气发电)等。其中,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应用最为普遍。生物乙醇由谷物、秸秆或甜菜糖中的糖分发酵制成,而生物柴油则是以植物油或动物油为原料制造的类似石化柴油的可燃油。
生物燃料行业产业链相互关联推动行业发展。生物燃料行业产业链中,上游负责收集农作物废弃物、林业废弃物等多种原料并预处理,包括收集、分类、破碎、干燥等步骤。中游是核心环节,运用发酵、热解、气化等生物质转化技术,将预处理后的原料转化为中间产品,再加工成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生物燃料,以此来提高产量和质量。下游应用广泛,交通领域是主要应用方向,生物柴油用于车辆,生物航煤用于航空,此外还用于工业燃料等领域,交通领域应用占比超七成。
在政策推动下,全球生物燃料消费呈稳步增长态势。2017-2022年,交通运输领域生物燃料全球年消费量增长近300亿升,超1600亿升/年,主要消费类型为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生物航煤消费增长迅猛,2016-2023年全球消费量从6000多吨增至约50万吨。生物燃料产销集中在美、巴、印尼、中、印以及德、法等地,美、巴生物乙醇产量占全球近80%,印尼是全球最大生物柴油生产国,产量占比约17%。
我国生物燃料领域起步晚,近十年借碳中和目标实现跨越式发展,交通领域生物燃料试点示范逐步推进。2014年《生物柴油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规范生物柴油产业,2016年《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推动生物燃料在交通领域应用及生物柴油项目升级,2024年3月开展生物柴油推广试点拓展应用场景。生物航煤国内政策也在积极地推进,2024年7月相关意见要求加强研发应用,2022年民航局规划2025年SAF累计消费达5万吨。2024年9月启动应用试点,分两阶段执行,目前其在国内推广进入加速阶段。
生物燃料行业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在能源需求与环保意识推动下不断演进的历史,它反映了人类对可持续能源的探索和追求。这一行业从早期的萌芽阶段起步,慢慢地发展壮大,如今已在全球能源领域占了重要地位。
政策在我国生物燃料市场规模的发展历史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为推动生物燃料行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生物乙醇领域,为消化陈化粮和为丰产的玉米寻找新出路,我国自20世纪末开始推广燃料乙醇。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需求日渐增长,生物燃料作为绿色低碳能源,受到更多政策鼓励。例如,2024年4月,国家能源局确定了22个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为生物柴油在国内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基础。这些政策通过补贴、税收优惠、试点示范等多种方式,刺激了生物燃料的生产与消费,直接或间接地扩大了市场规模。若未来政策持续向生物燃料行业倾斜,如提高生物燃料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强制掺混比例,将逐步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张。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生物燃料行业正站在新的发展十字路口,呈现出一系列引人瞩目的趋势。
《2025-2031年生物燃料行业细分市场调查与研究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有关技术、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使用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GYF)